综合新闻
郑建华副研究员等在《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杂志在线发表关于母牛分枝杆菌的基因蛋白质组及免疫组分的研究结果
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是当今世界上传染病中的主要杀手,我国结核病疫情日趋严重,防控形势非常严峻。目前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对成年人的肺结核几乎没有保护力,近年来全球正在研发疫苗,如结核减毒活疫苗、BCG重组疫苗、结核亚单位疫苗以及DNA疫苗等临床试验效果均不理想。目前,母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vaccae)疫苗是近90年来针对结核病仅有的一个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的免疫治疗性疫苗,其商品名称为微卡。尽管其应用前景非常看好,但是关于此疫苗株的基因组、蛋白质组、免疫抗原组份等背景都不清楚。
金奇课题组的郑建华副研究员等采用第二代深度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technologies)结合第三代测序技术, 对微卡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同时利用凝胶电泳结合高分辨率、高精确性的傅里叶转换质谱,对微卡的蛋白质组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鉴定出3387个可信度极高的蛋白,其中581个基因组中编码的“hypothetical proteins” 在蛋白水平得到了验证。同时确认了445个蛋白的翻译起始位点,更正了98个蛋白的起始位点。更有意思的是,首次发现了38个在基因组注释中漏掉的“新”蛋白。结合蛋白质组和基因组测序结果,采用蛋白组基因组学方法,首次获得微卡的基因组精细图谱和准确的注释。
随后采用免疫蛋白质组学方法,利用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血清样本,初步筛选并鉴定出35个免疫抗原候选物,将其中的20个编码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纯化后的蛋白与100个结核病人的血清样本进行体液免疫验证,其中的8个能产生较强的阳性免疫反应。进一步进行细胞免疫分析后发现,其中的一个蛋白,MYVA_1927,也具有较强的细胞免疫活性。这是首次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鉴定出微卡的多个免疫原,有利于进一步深入地阐明微卡刺激宿主产生免疫保护的机制,为研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疫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文章题目:Proteogenomic analysis and discovery of immune antigens in Mycobacterium vacc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