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博士研究生修乐山等在《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杂志发表我国新出现的耐头孢曲松淋球菌的研究
由淋球菌引起的淋病是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每年新发病例高达8700万。头孢曲松是当前国际上推荐淋病治疗的一线药物。随着头孢曲松的广泛应用,在全球各地相继报道了对头孢曲松耐药的淋球菌。耐头孢曲松淋球菌的不断出现,严重地威胁着目前淋病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彭俊平课题组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合作,前期报道了对头孢曲松和阿奇霉素具有多重耐药性的耐多药淋球菌菌株(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2019)。本研究收集了来自湘雅二院临床门诊患者样本并分离获得的淋球菌菌株。利用课题组前期建立的高通量淋球菌耐药筛查方法进行检测,发现了三株不同于国际上报道的新型耐药菌株。这三株菌有着相同的耐药表型,即对头孢曲松(MIC 0.5mg/L)、环丙沙星(MIC 8.0mg/L)、青霉素(MIC 2.0mg/L)和四环素(MIC 2.0-8.0mg/L)耐药。基因分型结果显示,三株菌属于MLST7360, NG-MAST ST14292, 和NG-STAR1611/NG-STAR1612,不同于当前全球流行的头孢曲松耐药株的主要型别。测序结果表明,这三个菌株的penA基因与以往头孢曲松的耐药株不同,含有一个新的马赛克型别penA-121.001,并且在青霉素结合蛋白2(PBP2)中具有与头孢曲松耐药相关的关键位点:A311V和T483S的突变。进化分析揭示这类耐药菌株的出现可能是由于FC428耐药菌株与共生奈瑟菌株之间发生同源重组的结果。本研究对监测淋球菌耐药状况,及时掌握耐药菌株变化提供了线索。研究得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的资助(2016-I2M-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