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博士研究生曹雪芳、助理研究员辛赫男等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在线发表关于结核潜伏感染预防性治疗预后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论文
针对结核潜伏感染高危人群开展预防性治疗是直接降低结核发病风险的重要手段。在预防性治疗过程中结核特异抗原刺激的外周血细胞因子释放水平的动态变化是否与治疗效果相关一直备受关注。近期,高磊课题组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发表题为“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ycobacteria-Specific Antigen-Induced Cytokines and Host Response to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Treatment in a Chinese Population”,开展了预防性治疗预后标志物的探索。
该研究依托一项在有既往肺结核病史人群中开展的结核潜伏感染预防性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Bio-Plex悬液芯片系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预防性治疗前后QFT-GIT(一类γ干扰素释放实验产品)抗原刺激后的外周血血浆中细胞因子释放水平进行监测。研究发现有13个结核特异抗原刺激的细胞因子(Basic FGF、GRO-α、IL-1α、IL-1ra、IL-12 (p70)、SCF、TRAIL、IL-8、IFN-α2、IL-5、IL-12 (p40)、LIF 和 IL-17A)的释放水平在治疗组干预前后有统计学差异,但在未治疗组相应检测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见图1)。按照治疗前后QFT检测结果转阴的情况(转阴定义:干预前IFN-γ>0.70 IU/ml,干预后IFN-γ<0.20 IU/ml),将研究对象分为转阴组和持续阳性组,对这 13 种细胞因子释放水平的变化做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接受预防性治疗的人群中,转阴组IL-8 水平显著低于持续阳性组(p=0.028);在未接受治疗的人群中发现转阴组和持续阳性组IL-8 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292)(见图2)。研究结果提示,预防性治疗后结核特异抗原刺激的 IL-8 水平显著下降可能与预防性治疗效果相关,有进一步验证的价值(Front Microbiol.2021,12:716900)。
本研究工作得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资助。博士研究生曹雪芳和助理研究员辛赫男为共同第一作者,高磊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图 1. 与预防性治疗相关的特异性外周血细胞因子的鉴定
图 2. 特异性外周血细胞因子在QFT-GIT转阴组和未转阴组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