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周佳和迟晓静博士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发表文章揭示寨卡病毒致病新机制
近年来在怀孕期间感染寨卡病毒(ZIKV)增加了胎儿大脑发育异常和新生儿小头畸形(microcephaly)的风险,因此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面阐明ZIKV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特别是引起小头畸形的原因,无疑对指导寨卡热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尽管目前人们对 ZIKV的致病机制有一些认识,如病毒拮抗宿主天然免疫和直接感染神经前体细胞诱导的细胞凋亡与细胞死亡等,但是对于在ZIKV感染后如何影响脑部微血管功能及脑中脂质环境稳态变化等方面还鲜有报道。
2019年10月23日,杨威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在线发表了标题为Zika virus degrades the ω-3 fatty acid transporter Mfsd2a i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nd impairs lipid homeostasis的文章,揭示了ZIKV通过降解孤儿转运体Mfsd2a(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 domain-containingprotein)并减少DHA(Docosahexaenoic Acid)的摄入而影响脑部脂质微环境,为阐明ZIKV的致病性提供了全新的机制。基于此发现,研究人员给ZIKV早期感染的小鼠补充 DHA 后,能够缓解感染所致的小头畸形表型。这提示,补充DHA可能为预防或者治疗携带ZIKV蚊子所在地区孕妇感染该病毒所致的胎儿神经系统症状提供潜在的益处。
图注:ZIKV感染降解Mfsd2a影响DHA吸收和脂质稳态的分子机制模式图。
该项研究得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16-I2M-3-020)和“973”计划、科技重大专项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5/10/eaax7142